服务项目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大鼠冠脉结扎后,其6周时心肌梗死面积较2周时明显增加,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相似。提示大鼠心肌梗死后同样也经历与临床接近的心室重构过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临床的病理过程;但同时要注意到人冠脉管壁增龄变化显著,大鼠冠脉无明显增龄变化,二者间种属差异较显著,这种比较解剖学上的差异,又提示用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解释人类某些机制时需持慎重态度。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有关脂质浸润学说和损伤-反应-炎症学说的原理,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长期喂养,并在高脂饲料配方中增加胆酸钠提高胆固醇吸收量,或在高脂饲料配方中增加抑制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降低胆固醇的氧化和分解,从而升高血胆固醇含量,导致大鼠出现高脂血症;通过给予大剂量维生素D诱发高钙血症或球囊拉伤等机械作用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和炎症反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