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妇女绝经后好发此病;随着绝经后时间延长,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可大幅度上升,表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有要影响。大鼠去卵巢后,其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使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减弱,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呈高转换状态,骨量不能保持平衡,导致骨丢失增加。镜下表现为骨小梁的面积下降、数量减少分离度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年龄为3-9月龄区间的大鼠适合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尤其是6月龄大鼠已达峰值骨量。大鼠年龄过小,机体内因生长期骨量显著增长会掩盖去卵巢的骨量丢失;而12个月龄后大鼠由于开始进入老龄期;机体内会出现老年性骨量丢失;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观察。到目前为止,采用卵巢切除大鼠复制的骨质疏松模型,是WHO和美国FDA推荐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
卵巢切除后模型大鼠血浆雌激素(E2)含量显著下降,股骨中点骨皮质指数也明显下降,骨量和骨质也明显下降。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骨组织切片中骨小梁断裂,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
(1)糖尿病的相关机制研究
(2)糖尿病相关药物筛选和疗效评价
(3)比较医学研究,该模型是WHO和美国FDA推荐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
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 Pelltobarbitalum Natricum 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10万U,造模后大鼠常规饲养,自由饮水和进食。